“足踝健康科普进校园”活动走进成都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2日电 在全民健身的浪潮下,儿童足踝健康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为进一步推动足踝健康教育的普及,近日,江博士健康鞋携手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在成都举办“足踝健康科普进校园”活动,通过知识讲座及足踝运动课堂等环节,引导师生们树立正确的足踝健康观念,培养良好的护足习惯,助力学生们的“小脚丫”拥有“大健康”。

专家带领师生探索足踝

日前,由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支持,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足踝工作委员会组编,复旦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教授陈世益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戈允申主编,江博士健康鞋等共同编写的《小脚丫大健康:家长必读》正式上市,为大众带来专业、权威、实用的儿童足踝健康知识,帮助大众更好地理解和关爱孩子双足。

学生阅读《小脚丫大健康:家长必读》。江博士健康鞋供图
学生阅读《小脚丫大健康:家长必读》。江博士健康鞋供图

当日,活动特别邀请了《小脚丫大健康:家长必读》编委,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副主任、运动医学中心主任李箭担任知识讲座主讲人。

李箭首先为现场的师生们介绍了足踝的结构与功能,帮助学生们理解足踝的重要性及足踝的发育规律。李箭表示,儿童处于身体发育阶段,足踝肌肉、骨骼发育尚未完成,韧带连接力量弱,足弓的发育容易受影响而变形,其中最常见的例子便是扁平足。对此,李箭建议学生们提高对足踝健康的关注,其中足弓的发育要特别注意,同时他鼓励学生们积极学习足踝健康知识,以便在日常生活中更有效地保护自己的足踝。

助力足部发育从生活习惯抓起

为了让学生们日常保护好足踝,李箭现场讲解了“小脚丫的健康秘籍”。他表示,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做足踝健康运动,掌握正确的坐姿和步态,并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足部情况来科学选择鞋垫和鞋子。对于如何科学判断自身的足部发育状况,李箭推荐了三种方法,即观察法、水印法和3D智能验脚仪检测。

除专家讲座外,活动现场还设置了足踝运动课堂环节。运动指导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了双脚提踵训练、踮脚走训练、足跟走训练这三项足踝运动,并鼓励同学们在日常多加练习,以增强小腿肌肉力量,锻炼足部骨骼,促进足弓发育,提升足踝稳定性,提高运动能力。此外,老师还提醒,运动前后不要忘记进行热身运动和放松运动,以减少运动损伤或肌肉抽筋、酸痛等情况的出现。

足弓需特别关注

据李箭介绍,足弓的发育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育过程:在4岁前,孩子足弓还未开始发育,而在4岁之后,孩子足部软骨结构慢慢骨化、骨骼发育成熟,足底脂肪慢于骨骼等发育,足弓开始形成,此时孩子年龄越小,足弓问题的发生率越高。

鉴于孩子足弓在不断变化,李箭建议家长在选鞋时根据孩子足部情况选择合适的鞋垫,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契合脚型,调整生物力线,减少后跟摆动幅度,在他们走路时缓解足部疲劳,另一方面也给足弓保留活动空间,让足底的肌肉得到锻炼,促进足弓发育。同时,他还建议家长选择鞋后跟加硬且有弹性的鞋子,以稳定脚后跟,降低崴伤几率,鞋前围还需要有充足的空间,以提升穿着的舒适度。

活动最后,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以及江博士健康鞋向师生们赠送了《小脚丫大健康:家长必读》新书,为师生们提供专业儿童足踝健康知识。学生们纷纷表示,本次“足踝健康科普进校园”活动让他们了解到了足踝健康的重要性,之后他们将会认真阅读此书,学习更多足踝健康知识,在专业知识的指导下为足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完)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0)
上一篇 3天前
下一篇 3天前

相关推荐